我們都知道,在鋼琴練習中,手型是非常重要的,不僅關乎于視覺上的美觀度,正確的手型對于彈奏力度、速度還有清晰度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。如果在平時練琴的過程中對于正確手型不加以重視的話,也容易影響日后對基本功的積累。
以下常見的錯誤手型,快看看你家琴童“中招”了沒?
1 翹手腕
原因:手腕不夠放松。
解決方法:在彈奏的時候需要練習者學會放松,平時也要多加注意關于手腕快速轉動以及瞬間爆發力的訓練。
2 掌關節塌陷
原因:大指、小指支撐不好,或者不懂放松掌關節,關節沒有“打開”以至于塌陷。
解決方法:平時多做手指操,例如模仿“螃蟹”,用小指和拇指為支撐,“一只腳”落地另外“一只腳”就立刻抬起。多重復放松、鼓起、站住幾個動作。
3 折指
原因:指尖力量較弱,觸鍵過于用力。
解決方法:平時練習可以讓手放在鋼琴上的時候呈90°的狀態,讓手指“立起來”,盡量讓手臂和手腕也保持放松。
4 翹指
原因:三、四、五指之間是有一個把他們連在一起的筋腱,它們之間互相牽制相互影響。
解決方法:空閑時間可以在桌子上做一做手指體操,盡量提高一下手指的獨立性。
5 拇指僵硬夾指
原因:“虎口”緊張,使拇指僵硬。
解決方法:練琴者需要學會放松“虎口” ,用拇指尖的外側點狀觸鍵。
6 小指平躺
原因:小指擊鍵點離黑鍵太近,小指第三關節未突出。
解決方法:在觸鍵時,小指的各關節必須凸出,不能凹陷,第三關節一定要鼓起,作為支點撐住整個手的重量,逐漸增強指關節承受重量的能力。
但是琴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,因為幼兒的手指都比較軟,力量比較弱,手型塌陷是很常見的問題。對他們來說,規范手型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如果過分要求孩子手指的標準化,不僅容易影響孩子學琴的興趣,嚴重還也可能會損傷手指。
所以對于幼兒來說,前期只要養成關注手型的意識,待他們手指獨立達到一定強度的時候,自然就會形成一個較好的手型啦。
版權聲明:文章來源于網絡,僅供學習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,我們會盡快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