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判斷孩子是否有鋼琴天賦,這一點很重要,那么有沒有一些簡單的辦法,來幫助家長判斷孩子的音樂才能?鋼琴的小編帶大家共同了解一下!以下簡單的幫家長朋友來判斷一下自己的孩子適合不適合不琴,當然沒有的方法,這只是大體上從手、耳、記憶力這幾方面來判斷。
手:不軟不硬指長張得開
先說手,彈琴用的無非是我們的一雙手。四五歲的小孩子,雖然手還沒有發育完全,但手形已經基本/能看出來。家長要看的是手指是硬還是軟,特別是關節部分,這決定著孩子彈琴的力量夠不夠,太硬不行,太軟更不好。理想的是,小手的骨頭要有點硬硬的,但又不僵硬,不軟綿綿的。還有,各個手指之間離得夠不夠遠。手張得越開以后彈琴越輕松。這項經常被形容為手要松。松,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,是指手指伸張的能力,比如大拇指和食指的伸開度。
能張開來,彈琴的時候會很舒服,當然,很多家長都不了解基本的指標,手的長度怎么樣算好?手指好不要太短,小指的長度好能到達無名指的面一個關節。手指的長度不好改變,但手的松緊是可以通過手指操等鍛煉手法來改善的。有些學生甚至在其他方面的條件都很好,只是手指伸張不太好,還可以考慮通過手術來改善。
鋼琴培訓告訴大家特別提醒的是,太胖的手會有點困難,瘦點的小手更占便宜。不過,隨著孩子長大,嬰兒肥也會逐漸消掉,所以,倒也不用一看手胖就放棄。而且,重要的,不是好的鋼琴手形,夠不到八度,可能難成為偉大的鋼琴家,但不代表不可以享受鋼琴帶來的樂趣。
耳:能聽出音樂的節拍和感覺
再說耳,其實這個關系的是樂感和節奏感。大人拍掌讓小孩子跟著唱歌,可以選擇唱兒歌,所有的兒歌都是有節奏的,看他是否跟得上節拍,是否有本/能的節奏感?;蛘叻乓粋€鋼琴曲,看看孩子從鋼琴曲能聽出什么感覺。鋼琴培訓為大家舉例說明比如放一個快的曲子,看看孩子是否能用恰當的形容詞來表示,哪怕是很幼稚的形容詞。比如,說像放鞭炮,或者說是像爆米花的感覺。在我小的時候,聽到喇叭聲、敲玻璃的聲音、倒水的聲音,或者在電視里聽到什么有趣的聲音,爸爸就會叫我去鋼琴上找一個能夠發出和這些聲音類似音的鍵,這是很有趣的親子互動活動。孩子也許對固定的音高沒有概念,但至少他會有一個模仿的能力,這是很重要的。
記憶力:能跟著曲唱歌
接下來是記憶力。媽媽唱一首歌,讓孩子學著唱,讓他跟著唱,也許孩子的五度唱得不是很準,但至少要知道調是往上還是往下的。通常說“五音不全”的孩子,他的調是找不準的,媽媽往上唱,他往下唱,沒有基本的音樂上的模仿力。另一種嘗試的方法就是一個曲子放過以后,di二天再放一遍,看孩子記不記得他昨天聽過?;蛘叻艃蓚€,一個和昨天一樣,一個和昨天不一樣,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。